2012年4月12日

RE: My hometown, Touyenkuei.

現在式。

前幾天澳門灑了一場局暴性驟雨,
沿路上雨水混合植物所生的青澀味跟記憶中的木柵有點相像。
突然在想,不知你一切安好否?

轉眼數年。

木柵線捷運系統已經不再,應該是說已變成更有系統的文湖線了吧。
有時候幸而當時留下文字。雖然文筆普普,
但還是覺得紀錄是一個非常實在的過程。
畢竟腦袋大概等於一顆硬碟,而且不容易產生新的記憶體。(笑)
沒有曾經寫下的痕跡,也許今天很難勾起當時奇(微)妙的感覺。

數年間除了一次快速機車遊之外,都沒有好好的在木柵散步,
呼吸比石屎森林乾淨得多的空氣,或者慢活的在貓空嘆茶看景。
甚至悠閒的從動物園坐到忠孝後興。

好怕這種清爽的feeling,在環境人脈每日周轉下,逐漸把它忘掉。

尤其腦袋像要被分拆成C drive和D drive,
來儲存更多資料的時候,那些微妙的感覺不小心地被清除。

某家店的大杯葡萄柚去冰去糖加梅子,
希望在你的味道從味蕾歷史消失之前,
能回來reload一下那個味道。


TBC, Touyenkuei.

2012年4月10日

My hometown, Touyenkuei.

過去式。

雨後微光的木柵。

活像熱帶雨林正在甦醒,略帶植物的青澀味。

很想離開密室,跟她有進一步的接觸,
是一種無形的吸引力,
我覺得比愛情的力量更為震撼,
此一刻,有誰共鳴?

於木柵線上,
最近乘搭的時候,特別喜歡坐在最前卡的車頭位或最末卡最後的位置,
眼球專注著窗外的風景,配上簡單的抒情音樂,
由單純歡樂的綠色森林,到宏偉又讓人讚嘆的石屎森林,
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聽到被四種語言宣告的目的地,
心情居然是附加忐忑這個形容詞,
好奇、厭煩、這刻卻讓人懷念, 回憶,也不單單在於此刻短途的旅程。

中途下車。

有人選擇繁華鬧巿的忠孝復興、
有人選擇能醫心病的萬芳醫院、
有人選擇飛出台北的中山國中、

四年前後,我分別選擇了安靜沉默的木柵和外冷內熱的木柵,
作為目的地和出發點。

雖然曾經不想到達,到了此刻也不想出發。
但在出發之前,就請再賞我一次雨後陽光的木柵吧,
當作一個完美的結束。

歡迎搭乘木柵線捷運系統,下一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