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0日

一夜寧靜


小小心意,雖然只是隔岸觀火兼不見得可以build up多大的價值。


2013年10月25日

所謂公義

全世界任何處境都將公義二字擺上枱,相信John Rawls 泉下有知,應該會激到吐血。

2013年10月23日

紅塵僕僕

機緣下能到京城體驗強國風情,話說上次到訪已經是十多年前的往事。

老中國的風景仍然故我,偉哉的鮮紅色為主的建築, 老人於天安門大街前悠然騎著腳踏車、
於頤和園自慢地放風箏的片段,這次還沒有錯過,應該說尚未消失。

京城給我的感覺。「社會主義紅」和「天陰陰的灰」的組合。又因為老中國的氣息依在,所以把拍照調得帶點古早味的味道。


但變化之大的印象更為深刻。

從小就有坐地鐵的毒癮,京城的鐵路系統真讓人眼前一亮,縱使最佳狀態未到,但比以前真的方便許多,最基本的景點(長城除外)幾乎都cover到。當然我只是以一位旅人(而非專業的用家)的身份來品評。

對了,坐地鐵前行李都要過x ray也是第一次。

地鐵裏的風景更是讓眼簾產生很大的衝擊:不屬於「老弱婦孺」任何一個分類的人們會一直虎視眈眈座位、不惜一切的將其他人推開、新淨的車廂裏佈滿垃圾.......

從地鐵站出來,塵埃(真好運還沒升級至沙塵)模糊了視野的城巿風貌,所以,拍出來的照片藍色成份沒剩多少。

然後,另一個世界。

京城的象徵地點乾淨得一個誇張,打掃工友就像7-11一樣「總有一個係你左近」。周邊設施也非常專業,自動定位兼擁有約十種世界語言的講解器簡單是一絕。

大概就是這個繁華城巿的前與後。

2013年10月17日

開始

由於老闆的通緝,
逃離火坑計劃終於不得不開始,
要blog一下是因為「開火」結果比自己預期的理想。
微笑開始微笑結束。

其實我不怕被罵,
我比較怕聖人老闆會因為我這隻black sheep,
使用他的「天下第一罵」,那時候真是breaking news了。

果然是聖人級的老闆啊(茶)

雖然proposal有明顯的抗戰傷痕,
我還是很感激老闆有即時點出一些寫作和文字組織上的問題,
也提出想法沒有顧及的地方,
這樣的開始和腦袋激盪很好。

給自己一個加油先~(力)

2013年10月16日

限定回歸

不只說這位第一屆的電視視后,
我這位「前」電視觀眾也如是。



 (pics from somewhere at Weibo)

回憶起廿十世紀每晚電視撈飯的日子,
一盒又一盒封塵但珍貴如寶的錄影帶;
還記得有十幾年前有晚澳門全澳大停電,因為無法錄下《陀槍師姐》(應該是,反正是esther的電視劇)而焦急的心情,畫面至今猶新。

關詠荷esther是我第一位追捧的明星,
雖不至於要目睹真人,可基本上電視雜誌報章都不會放過,算是內歛的追隨方式:p
至於為什麼會追隨這位「香港古裝一姐」(os: 其實時裝都很不錯啊~重看同事三分親讓我覺得TVB之前都沒有發掘她時尚知性女的一面...加上本人的平民味好像蠻重XD),我覺得是esther所演的角色都有一種,就算與她相隔於公仔箱,依然能揮發出自然親近、沒有距離感的感覺。

比「演繹」更高一個層次,好像與角色融入在一起般。
娥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講回正題,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TVB讓我能回味這些日子,
在這個電視劇悶到連遙控器都懶得操控的年代、社會壓力讓人無心娛樂的年代、和娛樂方式相對氾濫的年代,可以令心情沉澱下來,觀賞這位神枱級女主角和她的御用男人小生,飆了剪接後共30小時的大戲,真是每日的「小確幸」。(就劇情來說,我覺得25集就差不多了,但如果為了這對深入民心的組合而看的話,50集好像都有點不夠,所以暗地裏對於情逆的超級拖戲現象,表示中立XD)

限定通常都樂而忘返。
你又靜悄悄消失在電視的黃金時段,不知道你的next one又在何時呢?

期待著。